那疯狂发展的民宿狂潮,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?
2017-09-26 15:17:52 网络转载
这几年民宿发展迅速,各种风格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,在全国各地疯狂扎根生长。有为了情怀的,有各种“放着高薪工作不做,就为了开间民宿却意外收获爱情的”,有“不顾家人反对,执意开民宿却成为民宿大神”的,也有纯粹是为了跟风赚钱的,总的来说,似乎各种“鸡汤”承包了我国民宿的半壁江山。这些“鸡汤”也极有可能是相当一部分民宿主理人打开民宿这个“深坑”的敲门砖。
自民宿登上旅游产业的舞台后,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凸显而出,成为近几年旅游投资热点。这与人们对旅游方式、生活方式的新追求,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动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等因素有关。
随着民宿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入,民宿热背后的问题也暴露出来。目前行业存在问题突出,包括准入门槛趋严、配套设施不足、缺乏评价标准,以及发展过快、同质化严重、缺乏文化特色等。
根据《2016中国民宿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:截至2015年10月30日,民宿客栈在去哪儿网登记数量为42658家,而至2016年9月30日,这一数据增长到48070家,不足一年时间增加了5412家,增速相当快。云南、浙江、广东的民宿增长最为明显,大理、深圳、上海、丽江、成都等城市的民宿增量排在全国前五位。在《2016年中国民宿品牌发展趋势和区域人群分析》报告中显示:截至2016年年初,全国有超过4万家的民宿,民宿从业人员近100万人,市场规模已达200亿元。
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,以大理、丽江、莫干山等为代表的区域性民宿集中发展,部分地区已经接近饱和。这使得这些区域的民宿前期投资巨大、租金快速上涨以及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。加上淡旺季的影响,如果不成规模,盈利其实是相当难的一件事。甚有“网红民宿”名声在外一房难订,预订都排满了日程,而一般民宿则“门可罗雀”工作日几乎无人光顾的景象。
高速发展下出现分化趋势
近年来,民宿的投资狂潮主要是在“长三角地区”,该地区经济发达,消费投资成熟,政府政策有较大的支持,大家对民宿也普遍认可。而放大到具体的地区,大理、三亚、丽江、成都、厦门是国内比较热门的民宿投资区域,同样也是民宿客源及消费相对较高的区域。民宿在这些地方之所以能火,和规划设计行业的生产力过剩有着较大的关联,许多设计院、规划院、园林单位等开始寻找新的出路,休闲农业、美丽乡村的建设也使得大量的城市资金进入到周边的乡镇村落,引导着民宿的发展。
同质化严重
民宿投资这一行,在开头也写到了,有为了情怀的设计师,有地产开发商,有跟风为了赚钱的投资人,还有想打造休闲农业的政府机构。中国人自古都是爱凑热闹的,凡事但凡被炒起来了,成为了“网红”,那就不得了了,官民都趋之若鹜,求热求快。民宿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怪圈,使得民宿逐渐丧失个性化和文化底蕴,千家一面的同质化初露端倪。复制的目的就是想快点赚钱,没有细节的斟酌,也没有个性化。纵观现在民宿圈,真是各种“网红脸”,只要有一个好模子,大家就拼了命的往上靠,争相模仿。这两年新建的民宿,大多数无非就是,鹅卵石、旧木材、照葫芦画瓢,这家长这样,那家也这样。此外,民宿开发的初衷和本质是远离城市回归乡村。而现在许多民宿虽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,扎根乡村,但却总让人感觉少了一些乡土味。而这种味道并非只靠周边环境便能激发,也不是单单依靠黄泥墙、猪圈房的建筑可以营造的。
大家都知道,民宿是始于旅行者的情怀,而摈弃传统的住宿方式。但是我们真正读懂了旅行者所需的情怀了吗?
现在我们把旅行者要的情怀简单的想成了民宿主人的情怀,很多人会说,我心里真正的民宿,应该是各种牛逼人物厌倦了大都市的声色犬马,看破红尘,内心的乡恋爆棚,倾其所有在幽静之处打造的一处世外桃源,处处有他对生活的理解。
难道旅行者的旅行情怀单单只剩朝圣了吗?这样的民宿几乎是凤毛麟角,你以为这样的大神会坐在这样的宅子里,等着你给你谈他的奋斗史和人生?拜托,我想真正牛逼的人跟我们凡人来说谈情怀会有代沟,或许牛逼人物真有那么一处世外桃源,有些分享的冲动,但那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进的。
旅行者渴望体验没有错,需要情怀也没有错,但旅行者需要的情怀是要的一种生活方式,而非是对某一个大咖的盲目崇拜的朝圣。因此,就算是有大咖的情怀也需要载体,或是设计,或是文化,或是服务,而这些展示必定是需要以有商业元素的人或者物来展示的,但肯定不是空谈的情怀。就算你是大咖,就算你有情怀又能怎么样,除非你能陪着所有的旅行者体验你的体验,否则你在名宿里面画个饼,找几个丝毫没有文化底蕴的人来做,旅行者同样不买单。
一个优秀的标杆型民宿,不一定是投入重金的,但一定是独特的、充满创意的、深刻挖掘文化内涵的。复制别家的成功,做出落后行业十几年的旅游产品,面对越来越多的同质化竞争,是很难带来自身的成功。